賽事活動

弘揚優秀文化,助力人文社會的建和發展

香港民族音樂盛典資助計畫書

所屬分類:中心賽事     發布時間:2025-03-10 21:28:05
 
 
 
一、專案基本資訊
 
1. 專案名稱:香港民族音樂盛典
2. 舉辦時間:2025 年 10 月
3. 舉辦地點:香港中文大學
4. 主辦單位:
  合辦單位:香港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音樂之帆慈善基金會
5.專案創辦人:
藝術總監:姚陽
聯繫電話:13911056761
郵箱:yaoyang2339@link.cuhk.edu.hk
總監制:趙子媛
聯繫電話:510000829
香港聯繫單位:香港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專案負責人   陳瑜
聯繫方式:(852)5345 3254
WhatsApp:(852)5951 7792
企業微信:HKCAE2023/zhaoyy1986
郵箱:ArtHk2023@163.com/info.hkcaehk@gmail.com
網址 :http://hkcaehk.com/
 
 
二、專案背景與目標
 
香港民族音樂盛典旨在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將香港打造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借助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優勢,以民族音樂為橋樑,加強內地與香港的文化聯繫,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藝術魅力。這不僅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呼應了習近平總書記營造傳承中華文明濃厚社會氛圍的號召,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認同感。
 
2024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在中央政府政策支持和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協助下,我們與香港演藝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利用其豐富文化資源和國際交流網路,在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廳和利希慎音樂廳舉辦了為期兩天的講座、演奏會及“慶祝國慶75周年音樂會”。活動大獲成功,贏得各界好評。基於此,我們決定拓展活動,打造“香港民族音樂盛典”,既是對過往成就的肯定,也為未來文化交流和藝術發展指明方向。
 
盛典目標是搭建國際化民族音樂交流平臺,推動大灣區民族音樂藝術繁榮發展,助力“城市中的音樂”藝術社區建設,以音樂賦能城市生活,提升居民文化素養與生活品質。具體階段目標如下:
 
- 短期(1-3年):立足香港,輻射大灣區,奠定堅實本地基礎。
 
- 中期(5-8年):成長為亞洲頂級民族音樂盛會,吸引全球藝術家和觀眾,打造國際影響力的音樂盛事。
 
- 長期(10年以上):使平臺成為全球公認的中華文化符號,讓中國民族音樂成為世界理解中華文明的“通用語言” 。
 
我們期望通過該平臺,助力香港從東西文化交匯點轉變為中華文化創新樞紐,讓世界通過中國民族音樂深入領略中華文明獨特魅力。相信音樂無國界,能跨越文化差異,成為連接不同民族心靈的橋樑。
 
 
三、專案內容
 
主題音樂會
藝術家陣容:薈萃了來自臺灣、香港和內地的多位著名民族器樂演奏家,涵蓋了打擊樂、京胡、琵琶、嗩呐、二胡以及古箏等多種樂器,並攜手內地知名歌唱家,共同呈現一場音樂盛宴。
樂團陣容:民族樂團、流行樂隊、合唱團。
音樂會內容:結合民族音樂經典曲目與影視音樂作品,創造獨一無二的音樂風格,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情感共鳴。
 
主題音樂會定制直播
對舉辦的民族器樂音樂會進行全程直播,呈現一場高品質的傳統文化藝術盛宴。傳播平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央視頻、央視文藝、CMG觀察、中國電視報、CCTN)、北京日報客戶端等。
 
 
四、專案團隊
 
1. 藝術總監:姚陽,在民族音樂領域有深厚造詣,曾策劃多個大型音樂活動。
 
2. 演出團隊:邀請兩岸三地國內知名民族音樂樂團、藝術家參演。
 
3. 執行團隊:由香港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工作人員及專業活動策劃人員組成,負責活動組織、宣傳、後勤等工作。

 
  • 專案預算
 
根據活動規模制定詳細的預算計畫,涵蓋場地租賃費、藝術家費用、宣傳費用、設備租賃費、直播相關費用等多個方面。
 
 
六、預期效果
 
1.露天百箏音樂會
 
領奏藝術家:分別由臺灣、香港古箏名家領奏。
演出形式:邀請海峽兩岸的古箏愛好者參與,共同打造“百箏齊鳴”的壯觀場面。
 
2.藝術展論壇
 
內容一:香港民族音樂檔案展覽
 
展示香港民族音樂的發展歷程及其音樂家的風采與貢獻,融入香港城市發展的剪影。通過珍貴的歷史照片、音像資料以及實物展品,參觀者可以深入瞭解香港民族音樂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過程,同時感受這座城市的變遷和發展。展覽通過時間軸的形式,呈現了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和社會風貌,讓觀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能體會到香港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歷史底蘊。
 
內容二:圓桌對話——傳播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推廣
 
此外,作為本次藝術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我們將舉辦一場主題為“傳播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推廣”的圓桌對話。此次論壇旨在邀請各界人士共同參與,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推廣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分享各自的經驗與見解,並探索創新的文化傳播方式,以期讓更多人瞭解並喜愛中國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遺產。在圓桌論壇會場外圍,我們還特別設置了民族音樂體驗活動,在主題展覽區域內播放經典民族音樂作品,並配備非物質文化遺產茶點及茶藝表演,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參與者全方位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七、宣傳推廣
 
1. 線上宣傳: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如Facebook、Instagram、微信公眾號等)發佈活動資訊、演出預告、藝術家介紹等內容。
 
2. 線下宣傳:在學校、社區、商場等場所張貼海報、發放傳單,與相關機構合作推廣。
 
3. 媒體合作:與電視臺、廣播電臺、音樂類媒體等合作,進行活動報導與宣傳。
 
八、風險評估與應對
 
1. 天氣變化:若活動在戶外舉行,提前關注天氣預報,制定應急預案,如準備雨棚、調整演出時間等。
 
2. 演員突發狀況:準備候補演員,與演員簽訂詳細合同,明確違約責任。

 
  1. 疫情等不可抗力:嚴格遵守政府防疫政策,根據情況調整活動形式,如轉為線上演出等。
 
 
九、專案評估
 
“香港民族音樂盛典”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也是一個極具商業潛力的平臺。通過贊助或合作參與此次活動,企業能夠在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環境中展示其品牌形象和服務。活動期間,將有來自各地的文化愛好者、藝術家以及媒體代表齊聚一堂,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來增強市場競爭力,並拓展新的商業網絡。
 
品牌曝光
 
作為贊助商或合作夥伴,您的品牌將在活動中得到廣泛的宣傳機會,尤其是在央視總臺直播期間,預計覆蓋數億觀眾。從音樂會現場的品牌展示到線上線下的多媒體傳播,每一個環節都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契機。此外,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傳播和社交媒體互動,您的品牌將與中華傳統文化深度結合,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的關注。
 
社會影響
 
此次音樂盛典積極促進文化多樣性和社區凝聚力,有助於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形象。通過支持這一活動,企業不僅能參與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之中,還能為推動大灣區乃至全球範圍內的文化交流貢獻力量。這樣的舉措對於提升公眾對企業的好感度和社會責任感認知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做出貢獻。